浅析日本围棋文化
日本的传统文化调和中庸、敏感纤细、简约淡薄又含蓄,而棋牌游戏中的棋道在这个传统中更是集各种传统艺道为大成。棋道中既有“菊”的优雅,又有“刀”坚忍,凝聚着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日本的围棋入门像花道、茶道一样也是来自中国,当然在传播的过程中,又日益染上了日本文化的色彩。在我国史籍中,最早记录日本围棋情况的,见于唐·魏征等《隋书·东夷传·倭国》:“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觋。每至正月一日,必射戏饮酒,其余节略与华同。好棋博、握槊、樗藕之戏。”中国围棋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把围棋首先是当作一种“艺”,其次才是“技”。围棋主要在文人士了、官宦阶层中流行,形成一种风雅的传统。而围棋在传入日本后,这一传统也为日本所继承。在日本平安时代(794一1192),围棋丰要还是流行于贵族阶层中。上层贵族崇尚优美、纤细的生活情趣,作为与琴、书、也自然成为上层社会人士必备的修养之一,是上层社会风雅的标志,也在日本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的痕迹。所以可以说,围棋在日本文化中的发展,首先是和日本的文学息息相关的。 自从围棋入门在7世纪在代表着上层社会的僧侣中流传开来时,在《古事记》、各地的《风土记》、《怀风藻》等等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有关围棋的片段出现。另外通过从这以后的《源氏物语》、《枕草予》和《徒然一q-》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中的描述,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围棋在当时僧侣和贵族这个上层社会阶层中的流行。 比如:写过有关于围棋作品的人还有在唐末曾被任命为遣唐大使的菅原道真(845—903),他作为一个以博学多才著称的公卿,就曾以汉文写下过不少围棋诗。其中一首名《山家晚秋》,写与友人对弈:数局围棋招坐隐,三分浅酌饮忘忧http://www.jiqingliaotianshi.com若教天下知交意,真实逍遥独此秋。。另外一首诗是道真观王度下棋后有感而作。诗中的王度可能是唐朝派往日本使节团中的翻译官,与道真多有往来,这可从道真的其他诗作中得知。观王度围棋一死一生争道频,手谈厌却口谈人。殷勤不愧相嘲弄,漫说当家有积薪。。 《菅家文革》中所载的菅原道真的最后一首棋诗,诗名就叫《围棋》,是宽平七年(公元895年)道真51岁时所作。此时的道真无论是为官还是做学问,都已即将接近顶峰。894年,最后一次遣唐使团因已被任命为遣唐大使的道真的建议而终止,持续了二百余年的遣唐使的历史至此告终;895年,官职由正四位参议升至正三位中纳言兼春宫权大夫,列于太正官的较高位。而在此前不久由他丰持或参与编纂的敕撰史书《类聚国史》、《三代实录》的完成,则显示了他在学界所处的非凡地位。不仅在仕途和学问上,此时的道真在对围棋的理解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以下诗作可充分证明这一点。 这几首诗均以汉文写成,“其中所体现的人牛情趣,清净悠闲、浅酌忘忧,做仙界逍遥之游,与中国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趣也颇多相似之处。”这个阶段的围棋,体现出的是日本文化中闲适舒心的意味。围棋在这个时候还是一种“艺”的表现,与中国的围棋艺术一想,人们通过围棋追求更多的是艺术之美,艺术带来的陶冶,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日本围棋文化的汉化程度比较大。 除了这些汉化意味比较明显的棋诗之外,在《源氏物语》这部长篇恋爱小说中,也有关于围棋的篇章出现。在这部小说中,有关《围棋》的文字随处可见,而且通过对紫式部对围棋入门的描写和分析,以及书中频频出现的围棋术语,我们可以感觉她的高超的围棋水平。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紫式部高超的围棋技巧和已经开始沾染到“物哀”美的围棋文化。在《围棋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关于《源氏物语》中的棋诗还有其它的概括,例如:一日,两位千金大小姐拿樱花做赔,“没想到突然狂风乱吹,樱花纷纷散落,令人叹息,赌输了的大公子赋诗:纵使此樱非我物,也因风后替花愁。其侍女续吟道:花开未久纷纷落,如此无常不足珍胜了的二女公了则反唇相讥道:风吹花落寻常事,输确此樱意不平其侍女也附和云: 樱花虽落风尘里,我物应须拾集藏”在这首诗中出现的与围棋有关的樱花美冈百却纤细,美到极致,同时也就开始凋零。 棋牌游戏中的围棋能文化发展到这里,就颇具平安时开始形成的日本审美文化的神韵——美丽、悲伤、充满着幽玄的意味,就像传统文化中的花道、茶道和武士道,各自都代表日本传统的一部分。 |
版权说明
本文标题:浅析日本围棋文化
1、《浅析日本围棋文化》一文由本站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上博彩乐园网站不承担责任。